



昨夜一场淅淅沥沥的秋雨事后,秋的滋味更浓了。拂晓起来推窗望向楼下的花圃,见五光十色的幼花正蓬振奋勃地开着,唱主角的应当便是牵牛花。我很有兴味地来到楼下花圃,雨后的牵牛花“秋露瀼瀼”,细细腻密的水珠蜂拥于喇叭状的花朵上,剔透透亮,鲜亮可儿,似正在眨着眼睛和谁讲话。我用手机拍了几张带着雨珠的牵牛花,发正在挚友圈上,就地就有人援用古诗点评:“晓思欢欣晚思愁,绕篱萦架太娇柔。木犀未发芙蓉落,买断西风尽情秋。”
这是宋朝诗人杨万里笔下的《牵牛花》,写得霸气而奔放。“买断西风尽情秋”,其冲天的英气,大有“我言秋日胜春朝”的意味。牵牛花以喇叭的样子好像向多人公布,“我很好”“我开得很绚烂”。
很折服前人的诗意情怀,感触前人更能极大水准地靠拢天然,抒发天然,良多古代文人都曾为牵牛花写过诗词。“圆似流钱碧剪纱,墙头藤蔓自交加。天孙淌下相思泪,长向秋深结此花。”宋朝诗人林逋山的《牵牛花》,借用牛郎织女神话,别出机杼地写牵牛花是织女流下的泪,给读者以无尽设念。
宋朝诗人陈宗远的《牵牛花》更蓄志趣:“绿蔓如藤不必栽,淡青花绕篱笆开。披衣向晓还堪爱,忽见蜻蜓带露来。”古代诗人往往爱花成痴,“只恐夜深花睡去,故烧高烛照红妆。”笃爱海棠花的苏东坡白昼看不敷,黄昏还要看,因担忧夜深的海棠花睡觉,就点起烛炬。我念,这个笃爱牵牛花的诗人也是如许,大早晨还没来得及穿好衣服就出来看牵牛花了。
并且,早起看花的诗人察觉一个不测惊喜,“忽见蜻蜓带露来”,蜻蜓也和诗人相通,笃爱看牵牛花,党羽上还沾着露珠呢。